with.fish

鱼类观测研究所

2024:日常诗。

发布于 # 随笔 # 年鉴
咖啡因、酒精、音乐、诗、电影
七月的群星和岛屿1

也是写了好几年「年鉴」了。今年,从新建文档后,就一直在思考撰写此类文章的意义。

先看了前几年的文章,似乎现在再回顾的感觉和当时是不一样的。本以为又无所事事过了一年,到读完后发现,「哦」,今年的自己已经和上一年不一样了。并且,年份越久远,这种感觉越强烈。这大概就是写年鉴的意义?不是留给现在看的,而是留给某个以后看的。

那还是继续写吧。动笔之前,不免要翻看其他人的同类文章。似乎大家对这类文章已经形成了两种特定的模式:按时间线和按事件记录。以读者的角度来说,前者让人感觉像流水账,后者让人摸不清时间脉络。我想,可能还是结合两者,以事件为主轴,附以时间线比较好。

今年的主题是「日常诗」,是翻看今年的相册时从脑海里冒出来的。时光依旧在这里流淌着,可今年似乎没有发生什么能扰动世界线的变化。平淡的生活还不错,但不是最好;我可能更期望发生一点什么,作为自己活着的感觉。


从解封之后,看到推上的各位经常闪现日本,确实也是蠢蠢欲动了,就迅速办了三年签,想着能随时就走的体验真好——也确实在今年两次赴日,算是签证回本。

六月,暑期伊始,第一次赴日,即制订了野心勃勃的计划:十日间从北海道直接干到大阪。但其实行程没有想象中那么赶,途中也造访了很多景点。

要说首次赴日给我的最大感受,是非常正向的。社会面貌看上去似乎比中国好很多,周围人传递给你的精神价值也比较充足——与走在中国街上就能感受到的怨气相比。旅游景点游客的素质也很好,商家不会随意加价,运营方不会为了一时的利益去改变历史风貌。在这个环境下,消费也变成了一件很愉悦的事,不需要时刻考虑是否会被当成「水鱼」,也无需考虑「预制菜」、「料理包」云云。

在这次旅程之前,或许是听信了网上的种种,我从来都把日本排除在以后的生活国家之外,但现在不一样了,日本或许是我积极考虑的国家之一。孤独吗?正合我意。我是那种几个月不说一句话也能过活的人。

年末,圣诞前夕,第二次赴日。带着上次没能好好探索北海道的遗憾,加之在函馆已经拥有的北海道美好体验和对 SNOW MIKU 企划的向往,决定在冬日特地前往北海道看雪——还要干到最北,于是又制订了七日间东京往返北海道,顺带还去 ANA Blue Hangar Tour 的极限行程

我真的好喜欢北海道。夏日是高纬度特有的纯净天空与清澈光线,冬日是一望无际的无尽雪野与满天飞雪,一个人的自娱自乐和孤寂无援在此处具象化。若是论生活便利度,我想札幌的城市化进度也是完全合格的:横贯于车站和中心商业区的地下街,充足的公共交通通达度,却不似东京那般立体化和复杂。唯一美中不足的可能是缺乏与外界的快捷联系,等北海道新干线延伸到札幌就非常完美了。


暑假一直在港中深做项目。说是项目,其实就是大亚湾核电站那边外包给大数据院的一些苦力活。通过这个项目,确实第一次让我亲自感受到了国企的草台班子和形式主义,一个流程可能要几个月才能勉强走完。不过,也正因这样,除了每周五要早起驱车一个小时去大亚湾开组会,其余时间还是比较空闲的,在这两个月内充分探索了深圳、香港和澳门。

前几年,因为旅游目的来过几次深圳,其实是很不理解其城市结构的,可能当时我的思维还仅仅能思考「平原城市」的样子。不过,随着探索的深入,特别是理解了日本这种国家在多山环境中发展城市的模式后,也能逐渐感受到粤港湾大湾区和长三角城市群的不同之处。

首先,从发展历史的角度看,「粤国」的种族圈地制度是极其强烈的,再加上长期的大量劳动人口南下,造成了城市化面积极大,而真正高城市化区域又不多的现状。再者,从地理的角度看,山丘阻隔更加加剧了区域间的发展不平等性。根据前置这些条件,「组团式」发展似乎是不得不选的一种方式。也正因为先前城市化面积大,出现了「现代老城」,或者换个说法,「城中村」,这一区域特色产物。

在这两个月深圳生活中,理解了这一逻辑之后,似乎对广东也就不是那么厌恶了。交通通达度和日常生活便利性肯定不如长三角,但我也对这里的生活方式和地域文化痴迷。

香港基本上也是这样,不同的是更高级的城市化发展已经掩盖了大家日常生活中能见到的「村」,只在土地利用价值极低的山沟或海边还存在一些。除了游览游客区,那两月也探索了不少观光客第一次不会来的地方,诸如屯门、元朗、沙田、康城、柴湾、昂坪、大澳、石岗之类。看到了香港市中心繁华之外的一面之后,发现果然还是比较适合观光而不是居住。


说来可能不信,今年令我改变最大的人其实是 ChiliChill,包括今年的引子也是他们的歌词。相信在这的读者们了解到 ChiliChill 都是通过《我的悲伤是水做的》,包括我也一样。就这样,我只是将他们的歌存放在歌单里,和其他艺人的歌一起循环。

直到十月份。偶然看到了群友们在群里发了 ChiliChill 全国巡演的消息,看到了南京的场次还未满,带着试试水的心态去了他们的 LiveHouse,才发现他们作品表达的故事是如此符合我的内心世界。「可万一对了呢2」、「你的世界才不是 MONO3」、「原来我已走过颠簸路漫漫4」之类的歌词,似乎都是一位向上而温柔的人的表达。

就 LiveHouse 本身来说,制作水平和舞台效果也是很高的,绝对是我今年参加过的最嗨的一场,直接改变了我接下来几个一段时间的心情,强烈推荐各位读者来年也关注下他们的巡演。


也慢慢到了「电子阳痿」的时候,但今年还是有一款「电子玩具」想要拿出来说说——BlackBerry Key 2。不知从何时开始,就越来越喜欢 old fashion 的东西了,像是拍立得、CRT 监视器、日厂笔记本之类,而到手机这边,则是带键盘的现代手机。可能是对现在各式电子产品趋同的不满,亦或者是对那个能看到未来的时代的向往,这类产品被把玩在手上总有种特殊的回味。

BlackBerry Key 2 就是黑莓手机最后的绝唱了,可惜并不完美,没有搭载当年的旗舰处理器,而是骁龙 660,其他配置方面也不是很高。键盘是这款手机的一大特色,空格键位置集成了实体指纹识别,并且整个键盘可以同时作为触控板使用,上下滑动即可滚动页面,这真的很符合我对那个时代人机交互的想象。在这样一台手机上开着终端,敲击着实体键盘,不可谓不 old fashion。

黑莓的手机业务结业之后,实际上就没有传统厂商在做带全键盘的智能手机了。仅有一家叫 Unihertz 的厂商还在出售相似的手机5,但似乎少了些许灵魂,没有当年黑莓的优雅。小众的东西似乎都是叫好不叫卖,人们一边在对小众创新进行赞叹的同时,一边又会选择大众而平庸的商品。基于人性的弱点,市场主义导向的结局是否最终就是厂商的趋同?


最后,还想说的是今年的铁道/交通部分,相比上一年,我似乎已经是一位「合格」的交通迷了。今年也经历了不少有意义的瞬间,不多说了,按照惯例进行一下速览吧。

无锡地铁 S1 线开通首日,无锡
通行线同济大学见面会,上海
苏州高新区有轨通安车辆段,苏州
中原之星,我国早期动车组列车,青岛
坪山云巴,深圳
特急北斗,函馆
函馆市电,函馆
飞鸟山电梯,广义上日本最短轨道,东京
「黄头」头等车卡,香港
进港直通车站台,香港
香港轻铁,香港
昂坪 360,香港
金巴,香港唯一可以使用交联的地方,香港
澳门轻轨氹仔线,澳门
香港电车,香港
苏州轨道交通 8 号线开通首日,苏州
海太汽渡,跨越长江的汽车轮渡,太仓
南通轨道交通 2 号线,往幸福,南通
宁铜线,南京
涵青桥站,世界智能交通大会先导车站,苏州
旧 Skyliner 海报,东成田站,成田
ANA Orange Turtle Livery,成田
宇都宫 Light Rail,日本最新的铁道,宇都宫
STARLUX A350-900 B-58507,成田
市域铁机场联络线开通首日,上海

本来还想写一下学术上的事情,但其实就是看上去有成果,其实没有成果的状态,再深究无非就是吐槽学校和环境罢了,今年就不写了。

标题虽然称为「日常诗」,这是在我动笔之前就想到的,但写到结尾处的时候,发现今年或许也不是那么「日常」。正如《日常》所说,「我们一天天度过的所谓的日常,实际上可能是接连不断的奇迹。」6,大概就是如此吧。

在这个越来越混乱的时代,不想在结尾处进行升华,也不想送出一些空虚的祝福,就到此为止,来年再会。


References

[1]: 混入人类计划 - ChiliChill

[2]: 万一对了呢 - ChiliChill

[3]: 不安灵魂收容所 - ChiliChill

[4]: 飞鸟说 - ChiliChill

[5]: Unihertz Titan Slim - The New Sleek QWERTY Smartphone

[6]: 日常 | Bangumi 番组计划